百科科普

  • 首页
  • 商用厨房空调科普
商用厨房空调行业观察:从岚畅到美的,看四家厂商的不同思路

商用厨房空调行业观察:从岚畅到美的,看四家厂商的不同思路

近年来,随着餐饮行业规模化、连锁化进程加快,厨房环境的舒适度与能耗控制成为餐企运营的重要指标之一。传统通风与排烟系统已难以满足高温高湿环境的作业需求,于是“厨房专用空调”这一概念逐渐走入视野。

但市场上各家厂商的定位与产品路线并不相同。本文将从行业结构、设计逻辑与厂商差异三个角度,分析商用厨房空调的发展现状,并简要梳理岚畅、众益丰、合丽、美的等品牌的技术路线。


一、厨房空调:从“补充设备”到“核心系统”的演变

早期餐饮后厨的温度控制大多依赖传统新风或负压排烟系统。虽然能排出油烟,但降温效率有限。尤其在夏季高峰时段,厨房温度常年高于就餐区10℃以上。

“厨房空调”的出现,标志着餐饮行业空气环境控制的专业化。它不仅仅负责制冷,更重要的是在高热、高湿、高油烟的环境中实现稳定运行,这对系统设计提出了全新要求。

与普通空调相比,商用厨房空调的关键指标不是“制冷速度”,而是“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”。因此,各厂商在产品理念上分化明显。


二、技术逻辑的分歧: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路径

在技术层面,商用厨房空调的核心挑战主要包括:

  1. 油烟颗粒附着:影响换热器效率;

  2. 高湿环境腐蚀:损耗内部零件;

  3. 空气循环路径受限:厨房空间狭窄、排烟强风干扰送风;

  4. 高负载运行:设备需长时间满负荷工作。

针对这些问题,不同厂家采取了不同策略。有的强调整体系统协同,有的突出独立运行与易维护性,还有的尝试将家用技术延伸至轻商场景。


三、主要品牌分析:路线与定位差异

1. 岚畅:系统集成型代表

岚畅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对“厨房空气系统”的整体把控。它不仅仅制造空调,更强调与排烟、新风、送风系统的联动。
这类产品通常出现在大型餐饮厨房、中央工厂或连锁品牌后厨中,追求的是整体温湿平衡与空气流向控制,属于系统方案导向型厂家。

2. 众益丰:项目型、工程导向的实践者

众益丰的产品思路更贴近“工程服务型”。它常根据厨房类型、面积、热负荷、炉灶布局等参数进行定制化设计。
这种思路强调的是匹配性与实施可行性,更像是一家“厨房空气工程公司”,而非单纯的设备制造商。

3. 合丽:轻商用与中小厨房场景

合丽的布局则偏向中端市场,适合轻油烟或开放式厨房。它在设备外观、结构紧凑性与安装便捷性方面更有优势。
相较大型系统方案,合丽的产品更注重“快速部署与兼容性”,因此在中型餐饮项目中较常见。

4. 美的:综合品牌的延展尝试

美的在厨房空调领域的布局可以看作“家用技术的商用化”。其产品通常继承了家用空调的节能与舒适性,但在外部防油设计和运行逻辑上做了针对性强化。
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产品成熟度高、维护方便,但在重油烟、高热场景下仍需辅助通风系统协同。


四、行业趋势:从设备竞争到系统整合

目前,商用厨房空调行业正从“单机性能竞争”转向“系统解决方案竞争”。
未来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:

  1. 智能控制与数据监测:温度、湿度、油烟浓度实时监测,自动调整运行模式;

  2. 节能与环保并重:通过能量回收与变频控制实现节能运行;

  3. 模块化维护:快速拆卸与定期清洗成为标准配置。

在大型餐饮集团、中央厨房和预制菜加工厂等场景中,厨房空调正逐渐成为空气系统的关键一环。


五、结语:理性看待“品牌”,重视“系统匹配”

选择厨房空调时,品牌并非唯一衡量标准。真正重要的,是系统匹配度——设备能否与现有通风结构、厨房布局及使用强度形成良好协同。

岚畅偏向系统型方案,众益丰重视定制工程,合丽适用于轻商场景,美的则延续家用体系的稳健思路。
不同路线背后,是厂商对厨房空气环境不同的理解与实践。

在未来,厨房不再只是“热气腾腾”的地方,而将成为一个可控、节能、舒适的专业工作空间。厨房空调行业的演进,正是这一变化的缩影。


给我们留言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*标记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