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商用厨房布局的空调类型选型指南
商用厨房布局直接决定了空调的送风需求、安装限制和降温重点,选对空调类型才能避免 “装了用不上”“降温不均” 等问题。本文针对常见的一字型、L 型、U 型、岛台型 4 种厨房布局,分析其核心特点与降温痛点,对应推荐适配的空调类型,并拆解选型逻辑与实际案例,帮你精准匹配适合的制冷方案。
一、一字型布局:小空间高集中,优先 “定向 + 灵活” 型空调
适配空调类型及选型逻辑
首选:岗位式空调
核心优势:定向送风、体积小、安装灵活,能精准对着炉灶旁的厨师操作区降温,避免冷风浪费。
选型参数:按炉灶数量匹配,1 个猛火灶对应 1 台 1.5 匹岗位式空调(制冷量 3500W-4000W),若炉灶间距≤1.8m,可 2 个炉灶共用 1 台 2 匹岗位式空调。
实际案例:某中式快餐店一字型厨房(长 6m、宽 3m),沿设备墙排列 3 个猛火灶,在每个炉灶侧方 1.5m 处的墙面安装 1 台 1.5 匹岗位式空调,出风口倾斜向下 20°,夏季厨师操作区温度稳定在 28℃,比未安装前降低 9℃,且空调不占用通道空间,不影响人员走动。
备选:分体式壁挂空调
适用场景:若厨房无多个独立炉灶(如以电炸炉、保温台为主的轻食厨房),热源分散且整体面积≤20㎡,可选分体式壁挂空调。
选型参数:20㎡以内选 2 匹(制冷量 5000W),20-25㎡选 2.5 匹(制冷量 6000W),安装位置需在远离设备墙的通道尽头墙面,距离设备区至少 3m,避免吸入油烟。
避坑点:严禁选 1.5 匹及以下机型,这类机型制冷量不足,无法应对厨房高温环境,易出现 “开机不停机但降温效果差” 的问题。
二、L 型布局:转角多盲区,选 “分区覆盖 + 大制冷量” 型空调
适配空调类型及选型逻辑
首选:吊顶式空调(嵌入式)
核心优势:隐藏安装在吊顶内,不占用地面和墙面空间,可通过多台组合实现分区覆盖,解决转角盲区问题。
选型参数:按区域面积拆分,热源区(如转角炉灶区,面积约 8-12㎡)选 3 匹吊顶式空调(制冷量 7200W),辅助区(如备餐、清洗区,面积约 12-23㎡)选 2 匹吊顶式空调(制冷量 5000W),两台空调通过温控器联动,避免局部温度失衡。
实际案例:某连锁餐厅 L 型厨房(转角两侧各长 5m、宽 3.5m),在炉灶区吊顶安装 1 台 3 匹吊顶式空调,回风口避开转角蒸箱(距离蒸箱 2.5m),出风口通过导流风叶覆盖炉灶和操作台;在备餐区吊顶安装 1 台 2 匹吊顶式空调,出风口朝向清洗区,夏季整个厨房温度差≤2℃,无明显降温盲区。
备选:柜式空调(立柜式)
适用场景:若厨房吊顶高度不足(<2.8m,无法安装吊顶式空调),或整体面积>35㎡,可选柜式空调搭配岗位式空调。
选型参数:主设备区(含转角)选 5 匹柜式空调(制冷量 12000W),安装在转角外侧的非热源区域(如备餐区角落),辅助设备区搭配 1 台 1.5 匹岗位式空调补充降温。
安装要求:柜式空调机身需与墙面保持 50cm 距离,确保散热良好,且出风口需朝向设备区,避免对着通道直吹(易导致人员受凉)。
三、U 型布局:三面围设备,靠 “环绕送风 + 多联机” 型空调
适配空调类型及选型逻辑
首选:多联机空调(1 外机 + 多室内机)
核心优势:1 台室外机可连接 3-4 台室内机,室内机类型灵活(壁挂式、嵌入式、吸顶式均可),能实现 “三面设备区 + 中心区域” 的环绕送风,且可独立调节各区域温度,节能性好。
选型参数:按区域功能拆分,炉灶区(1-2 个区域)配 2.5 匹嵌入式室内机(制冷量 6000W / 台),备餐区配 2 匹壁挂式室内机(制冷量 5000W),清洗区配 2 匹吸顶式室内机(制冷量 5000W),室外机选 10 匹(制冷量 24000W),确保总制冷量满足厨房热负荷(U 型厨房每平方米需 300-350W 制冷量,60㎡需 18000-21000W,10 匹机型留足余量)。
实际案例:某高端酒店 U 型厨房(三面墙各长 8m、宽 4m,中心区域 12㎡),采用 10 匹多联机系统,炉灶区 2 台 2.5 匹嵌入式、备餐区 1 台 2 匹壁挂式、清洗区 1 台 2 匹吸顶式,通过智能控制让炉灶区温度 28℃、备餐区 26℃、清洗区 27℃,夏季运营电费比传统柜式空调节省 22%。
备选:吊顶式四面出风空调 + 岗位式空调
适用场景:若预算有限,可在中心区域吊顶安装 1 台 5 匹四面出风空调(制冷量 12000W),实现环绕送风,再在三面设备区的炉灶旁各装 1 台 1.5 匹岗位式空调补充降温,总制冷量需满足每平方米 300W 以上(60㎡需≥18000W)。
避坑点:四面出风空调的安装位置需在中心区域正上方,距离地面 2.8-3.2m,过高会导致冷风下沉慢,过低会影响人员操作(如厨师抬手碰到空调)。
四、岛台型布局:中心高负荷,选 “集中送风 + 强散热” 型空调
适配空调类型及选型逻辑
首选:吊顶式四面出风空调(大匹数)+ 柜式空调
核心优势:四面出风空调可覆盖岛台中心区域,柜式空调补充周边设备区,两者配合能快速降低大面积高温环境,且制冷量强劲,适合高负荷场景。
选型参数:岛台面积≤20㎡,中心吊顶装 1 台 6 匹四面出风空调(制冷量 14000W);岛台面积>20㎡,装 2 台 5 匹四面出风空调(每台制冷量 12000W),呈对角分布;周边设备区按每 20㎡配 1 台 3 匹柜式空调(制冷量 7200W),确保总制冷量满足每平方米 350-400W(100㎡需≥35000W)。
实际案例:某食品加工厂中央厨房(岛台型,面积 80㎡,中心岛台 25㎡,配 4 个猛火灶),在岛台对角吊顶安装 2 台 5 匹四面出风空调,周边备餐区、清洗区各放 1 台 3 匹柜式空调,夏季岛台操作区温度稳定在 30℃,比未安装前降低 25℃,满足食品加工的温度要求。
备选:工业级岗位式空调(大功率)
适用场景:若岛台以独立炉灶为主(如 6 个以上独立猛火灶),可在每个炉灶旁 1.8m 处安装 1 台 3 匹工业级岗位式空调(制冷量 7200W / 台),这类机型耐高温性更强(可在 60℃环境下工作),且出风口风速达 5m/s,能快速压制炉灶高温。
安装要求:外机需安装在室外通风良好区域,与室内机距离≤15m,避免过长的连接管导致制冷量损耗(连接管每超过 1m,制冷量下降 1%-2%)。
五、选型通用原则:3 个关键指标帮你进一步锁定
按热负荷算制冷量:商用厨房制冷量需求远高于普通空间,基础标准为:轻负荷厨房(以电设备为主,如轻食店)每平方米 250-300W,中负荷厨房(含 2-3 个猛火灶,如快餐店)每平方米 300-350W,高负荷厨房(含 4 个以上猛火灶 + 蒸箱,如酒店后厨)每平方米 350-400W,按此标准计算总制冷量,再匹配空调匹数(1 匹≈2500W 制冷量)。
看抗油烟能力:优先选带 “特氟龙防油涂层蒸发器”“双层防油烟滤网” 的机型,若厨房油烟浓度极高(如川菜、湘菜后厨),需额外选带 “高温自清洁功能” 的机型,减少后期清洗频率。
结合安装条件:吊顶高度≥2.8m 可考虑吊顶式空调,墙面空间充足选壁挂式 / 岗位式,地面空间充足且需大制冷量选柜式,改造型厨房(无法改动吊顶和墙面)优先选移动式岗位式空调(需注意:移动式机型制冷量有限,仅适合 20㎡以内小厨房)。
给我们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