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科普

  • 首页
  • 商用厨房空调科普
商用厨房布局与空调安装位置匹配指南

商用厨房布局与空调安装位置匹配指南

商用厨房的布局直接决定了空调安装位置的合理性,若安装不当,不仅会导致降温效果不佳,还可能因油烟、热源影响空调寿命。不同布局的厨房在设备分布、人员动线、热源集中区域上差异显著,需结合实际场景针对性规划安装位置。以下从常见的四种厨房布局类型出发,详细说明空调安装的具体方案及注意事项。

一、一字型布局:沿墙面错位安装,避开热源集中区

一字型厨房是中小餐饮常见布局,通常将炉灶、蒸箱、操作台等设备沿单侧墙面排列,人员活动空间集中在设备前方的通道区域。这类厨房的核心需求是避免空调直吹热源,同时覆盖通道动线。
  • 适配空调类型:岗位式空调、分体式壁挂空调

  • 安装位置细节

    1. 岗位式空调需对应每个炉灶位置,安装在设备侧方墙面,距离地面 1.8-2.2m 高度,出风口与炉灶中心点保持 1.5-2m 距离,且出风口倾斜向下 15°-20°,既能精准降温厨师操作区,又能避免油烟直接飘向空调蒸发器。例如,某中式快餐店一字型厨房,3 个猛火灶旁各装 1 台岗位式空调,出风口避开炉灶火焰正上方,夏季厨师操作区温度较未安装前降低 8-10℃。

    1. 若选择分体式壁挂空调,需安装在非设备墙面(如通道尽头墙面),距离设备区至少 3m 以上,避免空调进风口吸入炉灶产生的高温油烟。例如,5m 长的一字型厨房,可在通道末端墙面安装 1 台 2 匹分体式空调,出风口朝向通道中部,通过空气循环覆盖整个操作区域,安装时需确保空调下方无操作台、储物柜等遮挡物,保证送风顺畅。

  • 避坑要点:严禁将空调安装在炉灶正上方或正对面墙面,前者会因高温损坏空调内部元件,后者会导致油烟直接附着在蒸发器上,1-2 个月就需清洗一次,大幅增加维护成本。

二、L 型布局:分区域覆盖,利用转角优化送风

L 型厨房由两组垂直墙面的设备区组成,转角处常为热源集中点(如同时设置炉灶和蒸箱),且存在 “转角盲区” 易出现降温不均问题。安装时需分 “主操作区” 和 “辅助区” 分别规划,同时利用转角空间增强覆盖效果。
  • 适配空调类型:吊顶式空调、柜式空调

  • 安装位置细节

    1. 吊顶式空调适合面积 15-30㎡的 L 型厨房,需在两组设备区对应的吊顶区域各安装 1 台,其中靠近炉灶的吊顶空调,回风口需偏离转角热源区至少 2.5m,可通过加装导流风叶调整送风方向,将冷风导向操作区。例如,某连锁面馆 L 型厨房,在炉灶区吊顶安装 1 台 3 匹吊顶式空调,回风口朝向通道,出风口通过导流叶覆盖炉灶和操作台;辅助区(如洗菜、备餐区)吊顶安装 1 台 2 匹吊顶式空调,两者通过温控器联动,避免局部温度过高。

    1. 面积超过 30㎡的 L 型厨房,可在非热源的转角外侧区域放置柜式空调,机身需与墙面保持 30-50cm 距离,确保散热良好,出风口朝向 L 型内部通道,通过空气对流覆盖两组设备区。例如,酒店后厨 L 型布局,在转角旁的备餐区外侧放置 1 台 5 匹柜式空调,出风口加装防油挡板,冷风从通道流向炉灶区,同时在炉灶区补充 1 台岗位式空调,解决局部高温问题。

  • 避坑要点:转角处若有管道、排烟机等障碍物,需提前规划吊顶空调的安装位置,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(至少 600×600mm 检修口),且避免空调出风口被排烟管道遮挡,导致冷风无法送达操作区。

三、U 型布局:中心区域控温,多设备协同覆盖

U 型厨房设备沿三面墙面分布,中心区域为人员活动和操作核心区,热源分散但整体热量集中,且易出现 “中心高温区”。安装需以中心区域为核心,搭配不同类型空调形成协同降温,同时兼顾各设备区的局部需求。
  • 适配空调类型:吊顶式空调 + 岗位式空调组合、分体式空调(多室内机)

  • 安装位置细节

    1. 吊顶式空调需在 U 型厨房的三个墙面对应的吊顶区域各安装 1 台,出风口朝向中心区域,形成 “环绕式送风”,回风口需设置在远离炉灶的辅助设备区(如储物柜上方),避免吸入过多油烟。例如,某大型食堂 U 型厨房,三个墙面吊顶各装 1 台 3 匹吊顶式空调,中心区域温度可稳定控制在 28℃以下,同时在每个炉灶旁加装岗位式空调,应对猛火灶产生的局部高温。

    1. 若采用分体式多联机(1 台外机带 3-4 台室内机),室内机可分别安装在三面墙面的非热源位置:炉灶区墙面安装壁挂式室内机,距离炉灶 2.5m 以上;备餐区墙面安装嵌入式室内机,嵌入吊顶内;清洗区墙面安装吸顶式室内机,贴顶安装。例如,某高端餐厅 U 型厨房,采用多联机系统,3 台室内机分别覆盖不同功能区,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各区域温度,夏季运营时电费较传统空调节省 15%-20%。

  • 避坑要点:U 型厨房中心区域若有立柱、排烟井等结构,需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,避免冷风被遮挡形成 “死角”;同时,空调室内机的安装高度需统一,吊顶式和嵌入式空调底部需与吊顶齐平,避免影响厨房整体层高和人员操作。

四、岛台型布局:吊顶集中送风,岛台周边补风

岛台型厨房常见于大型酒店、连锁餐饮中央厨房,中心设置岛台(如大型炉灶岛、备餐岛),周边分布辅助设备,热源集中在岛台区域,且人员围绕岛台活动,需确保岛台周边 360° 无降温盲区。
  • 适配空调类型:吊顶式四面出风空调、柜式空调(多台)

  • 安装位置细节

    1. 吊顶式四面出风空调是核心选择,需安装在岛台正上方的吊顶中心位置,距离岛台台面 2.5-3m 高度,出风口向四个方向均匀送风,覆盖岛台周边操作区。例如,某五星级酒店中餐厨房,中心岛台上方吊顶安装 1 台 5 匹四面出风空调,配合岛台四周的 4 台岗位式空调,夏季岛台操作区温度可控制在 26-28℃,厨师反馈舒适度显著提升。

    1. 若岛台面积超过 10㎡(如大型中央厨房的烹饪岛),需在吊顶式空调基础上,在岛台周边的墙面或立柱上加装柜式空调,每台柜式空调覆盖 1.5-2m 范围,与吊顶空调形成 “上下协同”。例如,某食品加工厂岛台型厨房,岛台上方装 2 台 4 匹吊顶式空调,周边 4 个立柱旁各放 1 台 3 匹柜式空调,通过风压调节,确保岛台每个角落的温度差不超过 2℃。

  • 避坑要点:岛台上方若有排烟罩,需确保空调与排烟罩的距离至少 1.5m,避免排烟罩排出的高温气体影响空调制冷效果;同时,四面出风空调的回风口需远离排烟罩的进风口,防止油烟被吸入空调内部。

五、通用安装注意事项:适配所有布局的核心原则

无论哪种厨房布局,空调安装位置规划都需遵循三大核心原则,确保降温效果与设备耐用性:
  1. 与油烟源保持安全距离:所有空调的进风口、出风口需与炉灶、蒸箱等油烟源保持至少 2m 以上距离,若无法满足,需在空调进风口加装防油烟滤网(如 G4 级初效滤网 + 金属网双重过滤),且每月清洗一次滤网,避免油污堵塞。

  1. 避开设备散热口:冰箱、冰柜、烤箱等设备的散热口会排出热风,空调安装位置需远离这些散热口(至少 1.5m),防止空调吸入热风导致制冷效率下降。例如,某便利店厨房,曾将空调安装在冰箱散热口旁,导致空调频繁启停,后调整位置远离散热口,制冷效率恢复正常。

  1. 预留维护与检修空间:吊顶式空调需预留 600×600mm 检修口,且检修口位置需便于拆卸;柜式空调机身两侧需预留 50cm 以上空间,后方预留 30cm 空间,方便后期清洗蒸发器、更换滤网;分体式空调外机需安装在通风良好、无遮挡的室外区域,避免阳光直射,延长外机使用寿命。

总之,商用厨房空调安装位置的选择,需以 “适配布局、避开热源、覆盖动线、便于维护” 为核心,结合具体的设备分布、人员操作习惯综合规划。建议在安装前绘制厨房布局图,标注热源位置、人员动线、设备尺寸,再与空调安装团队沟通确定方案,确保空调既能高效降温,又能长期稳定运行,为厨房运营提供舒适环境。


给我们留言

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*标记 *